每日信息:中国画创作,莫要为笔所役

来源:抱朴轩文化 时间:2023-04-28 06:17:11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唐岱《绘事发微》中有言:“用笔之法在乎心使腕运,要刚中带柔,能收能放,不为笔使。”此段文字并不难懂,可以说直击中国画用笔的关键。“心使腕运,收放自如,刚中带柔”这是中国画用笔的完美总结。但是个人认为这段文字的真正高妙处不在于前者,而是最后一句话“不为笔使”。现在好多画家,整天谈“笔墨”讲怎么用笔,可是真正知“笔墨”者微乎其微,会用笔者也是少之可怜。几乎都是为笔所控者。 点击小程序,立即拥有 善本特藏精品·芥子园画传 盒装珍藏版 更多精品图书,尽在月雅书画 “不为笔使”就是不要作笔的奴隶,一位真正的画家,是不会被笔所控、所束缚。而是掌控笔,与其交友,和自己合而为一。何为“心想笔到”,就是“以意行笔”。画家不能与笔合而为一,是无法做到“以意行笔”的。这里要明白讲的是“以意行笔”而非“意带笔行”,看似一样实则差之千里。 “不为笔使”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样说严重了,一支没有思想的笔,怎么控制人呢。这是还没有弄明白,笔在画家手中的重要性,不知毛笔与中国画的关系。笔是呈现画面中万物的工具,在呈现时,其会有多种变化,中国画的“皴擦点染”、勾线等无不是需要笔来完成。当然,是画家掌控笔来完成的。也就是说,是画家与笔的协作而产生微妙的画作。所以在学习中国画或者中国画创作中,对笔的运用都会格外地强调其重要性。也因此,很多画家就会执着与笔的一些技巧的研习,甚至教条到,按照师传用笔的方法来进行创作。长此以往,这些画家也就成了笔的奴隶。 “不为笔使”中的“笔”是指的因“笔”而形成的一种规则,是指提炼出的用笔技巧。中国有句古话“活学活用”就是学习不要死板,要懂得举一反三。中国画的用笔亦是一样。要不断地去丰富用笔的方式方法、技巧等。不要被学习中所学到的用笔规则、法度来束缚了自己的创造力。影响了在创作中自由灵活地使用笔的能力。古人说的“用笔有三种毛病:一是板,二是刻,三是结。”也正是因为画家被笔所使而产生的。因为创作中受到太多的束缚,就不能随性抒发,在画面的行笔、设色中就会出现“板、刻、结”的症状。不过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下“不为笔使”指的是已经独立创作的画家。刚开始学画的朋友还是要按部就班地学习。因为只有在法度中学习,才能知笔。当学习的积累已经饱和,就需要破法,此时就莫要被“笔所使”。不然画家之名将名不副实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 月雅书画2023-04-26 19:31发表于天津以上文章及素材来源于网络,所涉全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文章中所附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,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,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不作商用。如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主体认为涉及侵权,敬请原作者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。

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态度 让您一生拥有优雅气质

目前100000+人已关注加入我们

微信扫一扫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全球净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